大学实习季又称“小毕业季”,因为这次离别也许再相见不知何时,是依依惜别也是整装再出发。因为我校部分学生大三实习以后因为工作原因毕业时不能返校办理毕业手续,所以我们的“小毕业寄”,是凝聚于一书一物的美好回忆,也是母校与老师们的深重情意。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妥善做好实习学生行李打包和邮寄工作,校党委高度重视,周密组织,科学制定方案,积极动员老师参与。7月20日——7月27日,在学校党委的科学指挥下、在全校参与行李打包工作的所有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小毕业寄”行李打包工作圆满结束。这些被悉心打包的行李包裹带着母校老师们的关切与祝福,从牡丹江地明街530号出发,跨过山川湖海,与2018级实习生们千里再相逢。
精心准备 保障到位 学校后勤部门为参与打包的老师们贴心地准备了消毒洗手液、一次性口罩、消毒湿纸巾、一次性手套等防疫防护物品,并准备了藿香正气胶囊、创可贴、云南白药喷雾剂等应急药品,饮水及食物也准备充足,学工部提前为老师们开通WiFi,用于与学生视频通话交流沟通,为上阵的老师们披好铠甲、备好粮草。各学院根据物品详细清单与学生畅通交流,学工部为各学院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口取纸,方便区分邮寄与寄存。 耐心 细心 悉心 三心齐备 在给学生打包行李的过程中,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视频提示,来到床架、桌底、角落,无论物品大小轻重,老师们一一耐心寻找,细心挑拣。有的同学看到老师一遍遍地弯腰和额头的汗滴心有不忍,“老师,不麻烦您收拾了,这些东西我不要了。”老师还会开解同学,“不要不好意思,这些衣物还很新,这些书本你以后还用得上,给你一起收起来。”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老师们在进行收拾整理时总会细心地询问学生,“这个包可以打开看一下有没有无法邮寄的物品吗?”“这个笔记本需要给你打开看一下方便决定要不要留下吗?”对于一些细碎物品,为避免遗漏和磕碰,老师们会用密封袋装好,用防撞塑料气泡膜包裹,细心对待每一件学生物品。老师们还有一套独到的“打包之道”。对于易变形的包包、帽子,老师会先用少量衣物进行填充,放置到包裹的上层避免挤压。对于特别贵重物品,辅导员老师都尊重学生意见一件一件的搬运到办公室进行保管。一天的打包工作结束后,老师们还会在打包工作群交流打包方法和经验,也分享着一些与同学沟通交流中的趣事。
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通力合作 校领导高度重视,每天校领导都会深入寝室和工作人员共同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各学院院长、各部门领导带头上阵,全程参与。行政老师与学院老师搭配分组、齐心协力。在打包过程中,每组老师通力合作。连线、询问、确认和寻找、挑拣、包裹、封箱有序进行。大件物品协力互助,小件物品精细包装,默契十足。装箱后,为每个包裹填写分类标签,粘贴邮寄单。完成打包工作后,将每个包裹清点、称重过秤,对超重行李进行再分装。每个老师在本次打包工作中都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
盛夏酷暑,口罩和手套早已湿透,而师生间的情谊一如骄阳。学生们对昔日课堂上谆谆教导的老师们这样一份“寄”念礼感恩在心。老师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为2018级学生送上了特殊的祝福,祝愿2018级牡丹江大学实习生在大学最后一年抓住实习锻炼的每个机会,一帆风顺,云蒸霞蔚,前途似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