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牡丹江大学第一届大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决赛在3#203—204室举行。经过大赛初赛选拔,共有15名选手(或小组)晋级决赛。本次大赛由社科部、宣传部、学工部承办。副校长金武、张志凌出席大赛。



张志凌表示,本次大赛是一个教学相长的盛会:一方面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次特别的体验;另一方面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课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机会。希望本次大赛能够充分展示出我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预祝参赛选手有优异的表现。



决赛采用现场讲授的方式进行。参赛选手一一走上讲台,为台下的“学生”讲授一节节主题鲜明又“学生味”十足的思政课。授课内容丰富多彩,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北建设与发展”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路径”;从“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智慧,血脉传承助力文化强国”再到“‘互联网+’引领中国迈向创新驱动新时代”……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从大问题出发阐明思想,再结合实际解决问题,选手用授课的方式解读了一个个思想政治问题,特点突出,形式新颖。台上的“老师”个个意气风发,讲得起劲,台下的“学生”也听得十分投入。
经过6位教师评委和2位学生评委的评分,产生了本次讲课比赛的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食品药品学院杨胜杰与机械工程学院王亚飞获得一等奖,孙尚南、崔丽伟、吴琼等9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随后,社科部主任王虹对本次活动做了点评,对参赛选手的参赛热情和知识水平给予肯定,强调指出同学们在讲课过程中要有激情、学会用情绪带动观众;注重措辞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要谨言慎行,言语简洁;将内容与形式并重,不断推进思政课的实效性。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开拓视野,更进一步!
赛后在接受记者团采访时,获奖选手纷纷表示,这次大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历练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获奖是对他们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准备的过程就是传播正能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受到了教育。最后在采访中,张志凌希望大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对所学知识入脑入心。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思考并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她对大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注意品德的锤炼,二是注意技能的打造。鼓励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与财富。


本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思政课讲授形式,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讲思政课,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打牢思想根基、理论根基和认识根基。这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尝试。
供稿部门:社科部
编辑上传: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