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1日,由我校与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黑龙江省自然辨证法研究会、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生态文明视阈下东北亚科技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夏威夷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我校教师和自然辩证法学会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永忠教授主持会议。中国辩证法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尚智丛和牡丹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吕桂军出席会议,并分别代表研究会和东道主发表大会致辞。



吕桂军在讲话中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给予牡大的信任和认可表示衷心感谢;在概述了会议的重大意义并简要介绍了牡丹江大学之后,他强调牡大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生态文明视阈下东北亚的科技与社会发展理念指引下,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为打造牡丹江的绿水青山、为重振东北老工业区的雄风贡献智慧。同时,希望与在座专家学者加强沟通与合作,携手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家园,加快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如何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运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议题。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亟待需要用新的视角和发展理念来重振雄风,而依托东北亚、建设生态文明或许是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往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最好理念。



会上,中国辩证法研究会刘孝廷理事长、尚智丛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民教授、黑龙江大学张本祥教授、蒋红雨教授、刘振怡教授、王晓东教授、林菲讲师、宝鸡文理学院付志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永忠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刘长明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王春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吴宁教授、佳木斯大学王春刚副教授、我校机械学院院长鲁晓丽教授、陶怡副教授以及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三位研究生从不同层面、角度对东北亚的科学与社会发展方向和前景展开了论述与讨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会重在指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低迷、滞后的原因,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才是解决发展低迷、滞后的关键,“绿水青山”才是促进科技与社会前进的根基。
供稿部门:科研处
编辑上传:宣传部 |